在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下,海南“出入島”困境有望獲得解決,有關方面研究論證了20多年瓊州海峽跨海隧道工程也迎來新轉機。
《中國海洋報》近日刊發的報道《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有望開建》披露了上述信息!吨袊Q髨蟆肥菄液Q缶种鞴艿奈覈Q箢I域唯一一張專業化報紙。
報道稱,“記者日前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廣東和海南之間即將新建一座跨海通道——瓊州海峽跨海隧道。該通道的建成,在帶動海南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將為粵西經濟騰飛注入新的活力。”
上述報道稱,“目前,這條跨海通道建設工程已經正式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申請立項。按照規劃,該隧道連接雷州半島和海南島,西連北部灣、東接南海北部,是一條公路和鐵路兩用的跨海通道。瓊州海峽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平均寬度29.5公里,最寬處直線距離33.5公里,最窄處直線距離約18公里,隧道總投資額超過1500億元。”
瓊州海峽是海南連接廣東,輻射全國的一個繁忙的海峽。近些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谶@座海濱城市一年四季都迎來不少游客,尤其是在冬季。
一直以來,海南島與其他省份之間的交流主要通過海、空兩種方式。
然而今年春節期間,罕見大霧讓瓊州海峽持續封航,疊加春節黃金周返程高峰,?谌齻港口附近一度滯留上萬輛汽車、數萬名旅客,引起全國關注。這一突發事件暴露出瓊州海峽的通航能力受制于天氣的弊端。“瓊州海峽需要?罩庑侣撏ǚ绞。”
事實上,為了擺脫海南島的交通困境,促進兩岸經濟發展,有關部門20多年來做了大量細致的前期工作,對“?罩庑侣撏ǚ绞”、瓊州海峽跨海隧道工程建設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了20多年的跨海通道
新華網資料顯示,1994年至2002年,受交通部委托,廣東省先后投入8000多萬元,開展對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的研究,收集了社會經濟、交通運輸、氣象、水文、地貌、地質、地震等方面的大量資料,對建設跨海通道工程的必要性、建設時機和技術標準等進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
2007年后,瓊州海峽跨海通道被頻繁提及。
2007年4月,交通部綜合規劃司在?诮M織召開了瓊州海峽跨海通道規劃研究報告專家評審會。來自全國的23位各領域權威專家一致認為,建設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大有必要、完全可行。
2008年3月,在國家發改委的主持下,鐵道部、交通運輸部、廣東省、海南省四方在北京簽署了合作紀要,正式啟動前期籌備工作。
隨著合作紀要的正式簽署,瓊州海峽跨海工程前期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其基本職能是全面領導推進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分別設在鐵道部發展計劃司、交通部綜合規劃司、廣東省發改委、海南省發改廳”。
3個月后,瓊州海峽跨海工程前期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谠瓌t通過了《瓊州海峽跨海工程規劃研究工作方案》和《瓊州海峽跨海工程規劃研究工作大綱》,跨海工程將統籌考慮公路鐵路兩用,實行公路鐵路合建已成為各方共識。
2009年10月,瓊州海峽跨海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委托研究單位開展瓊州海峽跨海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預計將于2010年底完成。
2010年3月,瓊州海峽跨海工程確定為公路鐵路兩用通道,并有西線公鐵合建橋梁方案、中線公鐵合建橋梁方案、中線鐵路隧道與西線公路橋梁組合方案等三個方案供選,選擇何種方案將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完成后最終確定。
據南海網2010年8月11日消息,瓊州海峽跨海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海上地質鉆探西部線路、中部線路作業已基本完成。
之后,該項目便陷入“沉默期”。
“2018年以后開工”
時間到了2015年,瓊州海峽跨海隧道傳出了新消息。
當年年底,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廣東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設計劃及中遠期規劃》中提及,2018年以后開工建設沈海國家高速公路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全長30公里,預計投資1400億元。
當時,有媒體采訪我國著名隧道專家王夢恕的時候,王夢恕將此通道解讀為隧道。
不過,就在瓊州海峽跨海隧道重燃希望之際,海南省跨海辦相關負責人迅速通過海南媒體辟謠。
南海網2015年12月10日發布的消息稱,“9日,‘瓊州海峽跨海通道2018年開工將投1400億’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南海網記者向海南省跨海辦求證獲悉,該消息不實。”
報道稱,“據有關媒體報道,‘日前,廣東省政府發布《廣東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設計劃及中遠期規劃》。根據規劃,廣東省中遠期(2018年以后開工建設)將建設沈海高速瓊州海峽跨海通道,預計投資1400億’。記者注意到,報道內容中的‘2018年以后開工’被片面理解成‘2018年開工’提到新聞標題。”
報道還提到,“海南省跨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有關部委仍在對瓊州海峽跨海工程進行前期的調研階段,項目還未立項,何時開工更未可知。該消息內容只是廣東單方面的中遠期規劃,所以,跨海通道2018年開工的消息是不準確的。”
雖然被迅速辟謠,不過瓊州海峽跨海隧道工程很快在2016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再次引發關注。
在2016年3月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向大會提交建議,呼吁加快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的建設。另外,王夢恕在建議中還著重提到,在必須保護瓊州海峽跨海通道暢通要求下,建議采用鐵路海底隧道方案。
專家:是否修建海底隧道應從多角度論證
時間到了2018年,瓊州海峽跨海隧道工程再次“熱”了起來。尤其是發生在今年春節的大規模游客滯留事件,更是引發了外界關于 “怎么長久解決?谂c大陸陸地之間的交通”話題的討論。
今年2月,央視新聞客戶端在題為“瓊州海峽需要?罩庑侣撏ǚ绞”的報道中援引海南大學旅游學院教授謝彥君的觀點指出,“如果單純從旅游的角度來說,海底隧道或者大橋是可以不建的。因為旅游季節性極強,而大橋或是隧道需要的是每天都有足夠的車流量。所以,海南是否要建海底隧道或是大橋,是否加快推進建設進度,一定要從國家的國土安全、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等角度出發,做綜合性和戰略性的論證。”
謝彥君所言的“國家的國土安全、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等角度”的條件在兩個月之后或許就已經滿足。
2018年4月,“三十而立”的海南收到一份珍貴大禮。
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這是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
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
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背景下,海南“出入島”困境也有望獲得解決。今年7月25日,交通運輸部官網公布的《交通運輸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實施方案》指出,“研究瓊州海峽通道,構建由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水路客滾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交通走廊,融入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